欢迎来到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军民融合

新时代中央企业要争当军民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来源:人民网 作者:萧新桥、王有强 时间:2018/3/29 9:32:30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2日强调,“真抓实干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3月12日又强调,“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推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是重大的战略工程,也是长期的艰巨任务。中央企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应该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走出一条自我特色军民融合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一、新时代落实国家战略央企肩负排头兵的使命

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新作为。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他同时要求,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央企业曾为我国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央企业在诸多领域引领中国赶超世界一流,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带头作用;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做肩负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战略定位,统一思想认识,校准行动航标,强化战略引领。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在这个新时代,必须要有新作为,中央企业要争当军民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二、新时代改革创新央企要有先行先试的新担当

“先行先试”从来都是改革创新发展“万里长征”最宝贵的第一步。行大道,常维新,是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永葆开拓创新的激情,永不停歇奋斗和奉献的脚步,是中央企业应有的姿态,勇于“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发展才会持续推进、蹄疾步稳。先行先试,要在改革中砥砺前行,靠改革先锋迎难而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就是一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大改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格局首先要靠先行先试这个法宝,新时代下,中央企业落实军民深度融合国家战略,争当军民融合“先行先试”的示范代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央企业要发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自身优势。发挥中央企业的政治优势,有助于形成全民国防的强大氛围。军民融合战略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与中央企业的性质有着根本的一致性;发挥中央企业的制度优势,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央企业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载体,具有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制度优势,能够引导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营造市场环境;发挥中央企业的产业优势,有助于提高军民融合的质量水平。中央企业承担着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产业发展的责任,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完整,具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质量的优势;发挥中央企业的要素整合优势,有助于可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统筹协调。中央企业的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要素资源丰富,吸纳整合汇聚各方资源的能力强,能够统筹协调推进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格局的形成。

三、新时代央企要有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新思路

(一)紧贴国家主导。央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必须紧紧围绕国家主导方向,以把握好国家安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为前提,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一是融入重点领域形成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六个体系: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二是瞄准重点新兴产业领域: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技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这六大产业。

(二)健全工作机制。体制机制是推进改革创新的基础性、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工作的重要引擎。从中央和国家层面、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等各个层面来讲,已基本形成逐渐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制度法规体制,这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基础工程。要打破军民融合面对的“改革坚冰”,央企要先从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发展规划、激励制度等入手,以建机制、配队伍作为抓手有节、有力、有效的推进工作。

(三)发挥优势资源。军民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战斗力和生产力的两个提升、强军与富国的统一,军民融合的本质方式是两大系统优势资源的配置。这是两大系统经历了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的第三个环节:跨领域资源配置。军民融合发生的过程就是国防军队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之间实现资源流动。央企首先是要找准自身的技术和产品等优势,了解军口潜在军事需求,找到优势资源的对接口。然后根据优势,分析军品、军方市场需求类型、配套方式,进入能够发挥优势资源的领域。

(四)深化合作关系。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央企深化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深度参与和积极作为,是军民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必然是多个系统的协同效应,央企业拥有生产制造的产业化能力,政府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科研院所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用好政策文件。善于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是央企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必备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作用才能干到实处、走在前列。政策文件蕴藏着巨大的效能,就好比是“金矿银矿”,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通过用足、用好、用活来落实,才能拿到“真金白银”。国家现有240多部法律何国务院制定700多部行政法规中,涉军条款占有较高比例。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密集出台,《军民融合法》也在研究中,这些都推进军民融合工作的灯塔。

(六)依靠创新驱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国有企业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也是重要实现途径。军工产业链上的纵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央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通过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高效益的融合之路。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尤其是突出科技创新,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通过创新,推进提质增效,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军民融合业务的结出硕果。

(七)主动对接合作。早介入、早规划、早行动,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主动对接,这是央企军民融合业务的必要起步工作。军民融合之所以还没能向深度发展,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全面、清晰、准确的军民融合需求,双向需求都存在模糊。央企注重军事需求牵引,必须主动作为,主动登门,深入调研,问计于“军”,问需于“军”。在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制下,就要跟踪军事需求动态,这是企业推进业务的前提,根据军方精准需求,才能精准发力、高效融合。

(八) 探索模式创新。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载体创新,探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是央企的责任。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产业格局,央企必须适应形势,探索军民融合新模式,才能推动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生根、长足发展。企业创新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军民融合模式创新是军民深度融合的原生动力。通过探索新模式,以军民深度融合为载体,不但创造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而且提高了优势资源配置,为国防建功立业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