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国资研究 > 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对山东省国资委监管及引导国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

来源:河北省国资监管工作协会 作者:王大玮 李宏义 时间:2015/4/17 9:27:30 浏览:

改革发力  发展重效  执着创新

——对山东省国资委监管及引导国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

 

河北省国资监管工作协会

(2015年1月21日)

 

    山东省国资委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把2014年做为扭转国企经济效益下滑态势的关键之年,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调结构、转方式,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国企交出出色答卷。2014年山东省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608.64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利润208.21亿元,同比增长135.96%;净利润115.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9亿元。截至2014年12月底,省管企业资产总额13486.28亿元,同比增长11.31%;净资产3467.15亿元,同比增长8.68%。山东省国企为何能够逆势走强、效益成倍增长呢?通过考察,我们归纳了三方面宝贵经验。

一、改革发力

(一)周密谋划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即周密谋划国资国企工作,并于2014年6月30日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鲁发〔2014〕13号),明确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提出“省国资监管机构对省直部门目前管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事业单位投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依法实施统一监管”、“设立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承接管理划转的省属企业部分国有资本,行使投资者职能,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省国资委对《意见》各项改革措施进行了认真梳理,细化工作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意见》相关配套制度办法的制定工作,其中《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意见》、《省管企业董事会管理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进入审查决策程序。

(二)积极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新模式。一是围绕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等重大课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制定了省国资委行使出资人职权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和下放20项出资人审批事项。二是全面分析省管企业各级次企业的产业布局、产权结构和经营情况,重点在二级企业推行产权多元化,鼓励集团公司和二级以下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企业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资本证券化步伐。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办法。三是积极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改建条件确定首批省管企业改建名单,组织改建企业制定实施改建方案,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运作。四是扎实开展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清理核查工作,在全面摸清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统一监管意见。此外,省国资委起草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工作方案》,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初步研究;制定了《省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实施方案》,初步确定了试点企业名单。强化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省管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制度。围绕突出监督主业、强化问题导向、加大整改力度。

(三)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省国资委对监管企业的章程管理制度,分类制定企业章程范本、修订企业章程。制定省管企业董事会管理办法,健全董事选任、评价、问责制度,优化董事会成员配置。完善监事会监督体制机制,增强监督效果。二是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选聘机制,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研究出台《加强省管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三是深化省管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省管企业用人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二、发展重效

山东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经济效益在全国省区中名列前茅。该省注重国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图虚名、不要水分,对企业年度实现利润均要认真经过审计国资委才予以确认,对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

(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山东省国资委对省属国有资本布局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调整优化的方向措施。制定了《关于改进投资管理促进省管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制度,促进企业提高投资的方向正确性、决策科学性和实施规范性。推动国有资本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要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产业领域聚集,有序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和劣势企业,指导企业对亏损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制定具体治亏方案,明确治亏总目标和年度治亏分目标。探索建立亏损企业动态监控系统,对长期大额亏损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会同省财政厅研究《省管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动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资金使用效率;制定《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节能减排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节能技术支持力度。

(二)突出抓好经济运行工作的目标管理。针对省管企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严峻形势,省国资委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原因,指导督促企业层层落实经营目标,持续深化降本增效,不断推进管理提升,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实现全年利润目标的实现。建立了委领导协调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指导企业完善并落实保增长措施。每月分析省管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预算完成情况,揭示存在问题,加强风险预警。同时加大对省管企业完成经营目标的激励力度,制定了《关于对省管企业2014年度“保增长”目标实施特别奖励的意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多渠道融资,通过发行各类债券融资340亿元。

(三)实施动态化的市场考核机制。为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观念,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山东省国资委在业绩考核中注重强化业绩考核的价值创造导向和质量效益导向,发挥业绩考核的引导作用。将企业负责人薪酬和职工工资总额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完不成任务的降低企业负责人薪酬和职工工资总额。推动企业实施深度挖潜,开展全方位、全流程成本对标工作。指导企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业务和板块集中,加快处置各种低效无效资产,解决“增收(销售收入)不增利(利润)”的问题。

    三、执着创新

山东省国资监管工作创新是全方位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持之以恒地引导企业实行商业模式创新。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山东省国资委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根本原因是企业发展方式、产业产品结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的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鉴此,在借鉴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理念基础上,他们从2012年果断启动引导国企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其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为目标,以科学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切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树立一个理念(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强化两个支撑(信息技术应用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突出三个重点(围绕客户需求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围绕价值创造调整优化企业内部运行体系,围绕价值实现创新企业盈利模式)、抓好四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设计方案,抓好宣传培训,坚持典型引路),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和总抓手,引领企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努力构建市场竞争新优势。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宣传与研究。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创新氛围,建立了舆论导向和宣传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开展课题研究,追踪行业最新创新趋势,借助外脑进行攻关。二是开展学习培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的资源,举办专题培训班。举办了省管企业、市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正式向全省国有企业发出了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竞争新优势、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方式新突破的总动员。三是建立了调度、交流、通报制度,不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督促,每半年进行一次调度、通报。四是面向全省国有企业组织开展优秀商业模式征集评审活动。他们共收到其监管企业、各市国资监管机构选送的84个商业模式,在初审确定30个优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又在复审中挑选了其中10个特别能反映山东省国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最新成果的优秀商业模式。五是坚持以点带面。挖掘提炼成功做法,组织召开全省商业模式创新交流会。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进一步了提升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水平,推进山东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

(三)商业模式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山东省国企商业模式创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优秀商业模式对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一是对商业模式创新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商业模式创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省管企业、各市国资监管机构按照省国资委要求,层层发动,积极推进,广泛通过专家授课、内部研讨等形式,引导经营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思考企业经营策略,使商业模式的理念深深注入员工头脑。二是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创新的方向和思路清晰可行。多数企业将商业模式创新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对发展方式、商业模式定位、资源整合、交易结构等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制定了商业模式创新方案,形成了基本框架和操作路径。鲁信集团确定了致力于打造卓越的项目融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投资理财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地产与金融结合、文化产业、类金融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成效显著。高速集团创新性地构建了集团、业务板块、专业公司、项目公司等多层次商业模式体系,形成62项创新方案,涵盖集团8大业务板块20多家权属企业。各层次商业模式稳步推进,成效明显。黄金集团加快产融结合进程,初步构建了矿业并购、金融融资、贵金属交易和股权投资管理四大运营平台。华鲁集团重点抓了华鲁恒升、新华制药、鲁抗医药等三个产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山东海投“山东海运联盟”创新项目实现了以较低成本控制外部运力的阶段目标,小额贷款业务开发了“投标贷”、“供应链贷”,取得良好市场效果齐鲁证券积极落实从场内业务向场内场外并重转移、从公募向公募私募并重转移、从中介业务向中介投资业务并重转移、从提供通道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和财富管理服务转移四项转移,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显著提高上海齐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从现有“酒店服务+贸易经营+投资发展+物业管理的3+1”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业+投资”产业结构,逐步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国泰租赁公司立足融资租赁主业,根据实践逐步摸索出了“股权投资与融资租赁相结合”的新型业务模式。三是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涌现出一批优秀商业模式。在明确创新方向和思路的基础上,山东省国有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创造出不少盈利能力强、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鲁信集团的“以双边市场建设为核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信托商业模式”,该模式的定位是将企业努力打造成类似于苹果商店的专业平台,连接资金和项目,做到投资较少、现金流充沛、风险可控,该模式对信托行业新兴需求及客户价值主张把握比较精准,具有较强的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兖矿集团的“订单式一体化服务运营”模式,采用免费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的服务,将企业利益孕育于方案设计、煤炭开采、物流运输、煤炭贸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实现自身价值。高速集团的“城际城市配送标准箱物流平台”商业模式首创标准箱系统概念,以高速公路和沿线服务设施为基础网络,以标准箱为集装载体,以新能源车辆为载运工具,以物流分拨园区、场站为节点,以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撑,集骨干运输网络和城市配送网络高效衔接于一体的开放式物流平台。渤海活塞的“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集成服务商”模式,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整合资源,满足顾客产品技术标准需求,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山东省国资委系统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中,山东能源集团最具典型性。在我国煤炭市场饱和,煤炭企业效益普遍严重跳水的严峻形势下,该集团高度重视对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打造专业化团队。邀请国内知名商业模式创新专家于2012年10月举办了能源集团商业模式创新专题讲座,设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权属企业领导班子等在内的600多人参加;同年 12月组织了“三天四夜”封闭式培训,省国资委有关处室领导、能源集团及权属企业分管领导、有关业务部室及重点企业负责人共计120余人参加,采取经典案例教学、边学边讨论等形式集中学习“十大商业思想”(定位、商业基因、整合、轻公司、粘性、风险逆转、后端收益、为结果买单、插上互联网翅膀、核心竞争力)、“十二大商业基因”(刚性、粘性、海量、强复制性、主动需求、主动传播、持续消费、自动消费、爆炸性增长、排他性、垄断性、持续性)等理论知识,并现场设计煤矿托管、煤炭营销、物流贸易、煤化工等多个商业项目计划书,举办了模拟商战。通过组织讲座和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能源集团上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也让商业模式创新的决策者和推动者们学到了商业模式创新专业理论知识,为加快探索推进这项工作,凝聚了共识,奠定了基础。他们立足主业,认真研究世界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审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深入梳理目标客户需求变化趋势,从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价值的理论出发,围绕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延伸服务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效等方面,多次探讨由煤炭消费到生产服务、由提供单一产品到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由输出煤炭产品到输出技术服务、由发展实体产业到产融结合的可行性,并在国内同行业率先提出了打造“能源综合解决服务商”的商业模式创新目标,突破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盈利点,增加资源勘探开发、物流运输、仓储管理、装备制造、煤炭加工、资源废弃物利用等盈利点,为客户提供集资源勘探、开发建设、生产管理、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他们围绕打造“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目标,结合实际制定了能源集团商业模式创新实施意见,加强创新目标和经验做法的宣传引导,推动创新成果的固化提升和复制推广,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成果转化上拓展延伸。该集团在全国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2013年实现利润42.05亿元,位列国内省管煤炭企业首位和全国同行业第3位,2014年实现利润31.5亿元,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省管煤炭企业同行,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

总之,山东省国资委暨监管企业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自觉,在经济新常态下已经率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这真可谓是新常态下创新者胜。我省国企中也有颠覆传统、去行政化和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做法。学习和推广省内外这些宝贵经验,有助于国企和每位员工都能适应新常态,尽快打开心结,开阔眼界,企业整体和全员都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极有助于国企竞争力创造力的迸发和实现财富涌流、国资增值!   

                                 (执笔:王大玮  李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