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创新 > 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

老国企谋新发展 打破国际垄断微米之间领跑世界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李鑫 时间:2017/3/27 17:14:45 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这五年北方网融媒体报道

开栏语:市十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展现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充分反映天津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即日起,本网推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这五年》系列报道,讲故事、看变化,感受发展脉动,体会民生温度。

中环工作人员在车间分装产品

天津北方网讯:从半导体生产制造到太阳能单晶片研发;从依赖进口区熔设备到打破国际垄断;从依靠人工控制区熔生长到实现自动化生产。短短十几年间,中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股份”)经营规模增长近百倍。近5年来,这家国企再次在光伏领域取得两项关键技术突破,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出发,彰显天津国企的责任和气魄。

在对“中环股份”的采访中,“否定现有产品、否定现有技术、否定现有自我。”这句话令“前沿”新闻记者记忆犹新,中环股份总工程师高树良在企业工作十几年了,他对于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内涵深有感触。

高树良说:“‘三重否定’其实是对我们新技术的肯定。各个团队在研发的过程中,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无论从设备上还是思想上,大家共同用创新来满足产品的需要。”

2016年,中环股份在光伏领域两项关键技术通过创新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方面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改造关键工艺设备,实施自动化,使企业生产的太阳能级硅片厚度减薄20微米,太阳能单晶硅片的产能可以提升25%以上。“在硅棒长度一致的情况下,硅片薄度减小,硅片的产出数量会更多,这样就降低了硅片的生产成本。”高树良说。

中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讨论

产品组件

另一方面,“中环股份”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创新方法,使单晶产品的氧含量下降了25%以上。高树良说:“氧含量下降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就会提升,后期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相当于实现零衰减,可以让太阳能电池片或电站的使用寿命更长。就单晶生长来讲,晶体生长的速度提升了10%,就相当于晶体生长的制造系统发挥的综合效率提升了10%,这也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单晶产出会更多,整个成本相对降低。”

那么,这些太阳能硅晶片应用于哪里?它的创新技术为什么能为企业带来质的飞跃?高树良告诉“前沿”新闻记者,“中环股份”双产业链并行,一条产业链做节能型半导体器件,另一条产业链做硅单晶、太阳能电池片等光伏产业,这些“高大上”的硅晶片多数被输出到电池片厂家。然而,这条硅晶片生产之路来之不易。

据高树良介绍,集成电路行业非常重视区熔。“过去国内没有自己制造的区熔设备,我国每年对集成电路的进口额约为两千亿美元。为了打破国际垄断,生产国产化的集成电路材料设备,‘中环股份’作为项目研发牵头单位,带领其他几家企业共同努力,最终生产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区熔设备。”

单晶硅片成品

工作人员在车间分装产品

除了研发难点,区熔生长拉伸也对单晶的制造尤为重要。“2002年,我们拉出了国内第一颗6英寸硅单晶,2011年拉出了第一颗8英寸硅单晶。研发的时候,受到设备条件的影响,我们在拉8英寸硅单晶时需要人力操作,经常需要人站在设备前连续盯着3到4个小时,工作强度很大。而如今已经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稳固的品质。”高树良说。

讲到这,高树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我们国家有决心要打破国外集成电路垄断,我们不会放松更不会放弃。能够创造出我们国家的集成电路,源于我们有近60年的半导体材料研发经验和技术积淀,这让我们更快速地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创新,相当于半导体在光伏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同样,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可复制的经验,也对半导体领域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两个链条产业协同发展。”

中环工作人员清洗设备

在采访的尾声,“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年,“中环光伏”还将建成四期项目,预计总产能规模将上升到15GW/年以上,再次提高公司新能源产业的总体资产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公司经济效益。正如高树良所说,“中环光伏”所做的产业涉及到绿色能源,在国家的支持下,企业将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阔步前行。